- 熱搜詞
-
- 上?;椴?span id="r106s131p" class="tag-count"> (276)
- 北京婚博會 (217)
- 武漢婚博會 (142)
- 廣州婚博會 (191)
- 長沙婚博會 (77)
- 婚紗攝影 (88)
- 結婚攻略 (279)
- 婚禮策劃 (107)
- 婚禮籌備 (170)
- 婚紗禮服 (99)
- 杭州婚博會時間 (107)
- 成都婚博會 (154)
- 杭州婚博會地址 (101)
- 成都婚博會時間 (81)
- 中國婚博會 (175)
- 婚博會門票 (249)
- 北京婚博會地址 (128)
- 廣州婚博會門票 (91)
- 廣州婚博會地址 (103)
- 廣州婚博會時間 (114)
- 上?;椴刂?span id="r106s131p" class="tag-count"> (131)
- 北京婚博會時間 (117)
- 上?;椴r間 (132)
- 杭州婚博會 (90)
- 武漢婚博會時間 (77)
- 最近發表
- 搜索
什么是哭嫁 哭嫁習俗是怎樣的
在古代,新娘出嫁有著很多的規矩,其中有一種就叫哭嫁,但是現在依然保留了這樣的婚嫁習俗至今,比如結婚敬茶、鬧洞房、哭嫁,其中哭嫁又是一種很特別的地方婚嫁習俗,多出現于四川農村以及少數民族?;蛟S現在有很多年輕人并不知道這個婚嫁習俗,甚至疑惑新娘出嫁是喜事,為什么要哭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什么是哭嫁習俗,哭嫁習俗是怎樣的呢?
一、什么是哭嫁
“哭嫁”,亦稱“哭出嫁”、“哭嫁囡”、“哭轎”等。是漢、土家、藏、彝、壯、撒拉等民族的傳統婚姻習俗,即新娘出嫁時履行的哭唱儀式活動。
哭嫁一般從新娘出嫁的前半個月、一個月開始,有的甚至前三個月就已揭開了哭唱的序幕。不過,開始時都是斷斷續續進行的??梢宰杂傻乜?。親族鄉鄰前來送禮看望,誰來就哭誰,作道謝之禮節。喜期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轎時,哭嫁達到高潮。這段時間的哭唱必須按著傳統禮儀進行,不能亂哭。誰不會哭,就會被別人嘲笑甚至歧視??偟膩砜矗蕹膬热葜饕小翱薜铩薄ⅰ翱薷缟?、“哭姐妹”、“哭叔伯”、“哭陪客”、“哭媒人”、“哭梳頭”、“哭祖宗”、“哭上轎”等。“歌詞”既有一代代流傳下來的、傳統的,也有新娘和“陪哭”的姐妹們即興創作的。內容主要是感謝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和哥嫂弟妹們的關懷之情;泣訴少女時代歡樂生活即將逝去的悲傷和新生活來臨前的迷茫與不安。也有的是傾泄對婚姻的不滿,對媒人亂斷終身的痛恨,等等
二、為什么要哭嫁
哭嫁主要是感謝父母和長輩的養育之恩,感謝兄弟姐妹的關懷,同時也為自己少女時代歡樂生活即將逝去而悲傷,也表達了自己對于新的婚姻生活來臨前的迷茫與不安,也有的是表達自己對婚姻的不滿等等…聽說早些時候,沒有出嫁不哭的新娘,如果哪個姑娘出嫁不哭的話,會被鄰里看作沒有教養的人,傳為笑柄。因此哭嫁對于傳統的婚嫁習俗來說,哭嫁是不可或缺的,不過也是要看當地的習俗,如果沒有哭嫁的傳統還是不要哭嫁了。
關于什么是哭嫁,為什么要哭嫁,以上介紹了下什么是哭嫁,為什么要哭嫁,可見哭嫁也是一種婚嫁習俗,我們要尊重這樣的習俗,同時也要看當地的習俗是不是還保留這樣的傳統。
三、哪些地方有哭嫁習俗
1、哭嫁習俗之土家族
土家姑娘的結婚喜慶之日是用哭聲迎來的。新娘在結婚前半個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余,至少三、五日。土家人還把能否唱哭嫁歌,作為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志??藜薷栌小笨薷改浮?、”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頭”、”哭戴花”、”哭辭爹離娘”、”哭辭祖宗”、”哭上轎”等等。
土家族姑娘在結婚時要哭嫁,是一種儀式。陪十姊妹是土家族姑娘哭嫁的獨特形式。新娘出嫁的頭天晚上,爹娘邀請親鄰中的未婚姑娘9人,連新娘共10人圍席而坐,通宵歌唱,故稱陪十姊妹歌。十姊妹圍坐一桌,首先由新娘哭”十擺”,新娘哭”一擺”,廚師在桌上擺一樣菜,擺完后,其余九姊妹輪次哭,最后又由新娘哭”十收”,廚師再一樣一樣將酒菜收進,菜收完,陪十姊妹活動即告結束。
2、哭嫁習俗之仡佬族
仡佬族姑娘出嫁前三五天便開始"哭嫁"。娶親時新郎不親迎,而是于婚期前一日派轎夫天黑時到女家。進門前,女方有專人主持"欄門禮"。要行敬酒、鋪氈、恭候等禮數,每道程序都有傳統的對答禮詞,必須說唱得合乎規矩,否則要遭轟笑。
3、哭嫁習俗之客家人
客家人哭嫁又有另一番景象。所謂“纏綿悱惻哭嫁歌,一怨三嘆斷人腸?!本褪菍图胰丝藜薜纳鷦用枋?。
4、哭嫁習俗之粵西人
“哭嫁”是粵西信宜民間婚俗,早在唐宋時期就在當地鄉村流行。當女兒出嫁時,為表達父母的養育之恩和離開親人時的難舍難分之情,常以哭唱的形式來抒發出嫁女心中的濃厚親情。
哭嫁習俗其實很大程度上表達了傳統文化中“孝”、“義”的思想,流傳下來形成了現代婚禮中特別的一種習俗,也是有別樣的魅力,但延續至今,青島結婚的年輕人大多不知道這樣一個傳統婚俗,你怎么看呢?
哭嫁的風俗,不知道起源于什么時候。戰國時期,趙國的公主嫁到燕國去作王后,她的母親趙太后在臨別時"持其踵,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大約就是后來長盛不衰的哭嫁風俗的濫觴了。
5.哭嫁習俗之青海人
青海姑娘出嫁前,家中聚集了三親六故的女客和全村的姑娘們,這時新娘要拖長悲哀的聲調,一遍又一遍地對她們哭訴一番,所有前來送別新娘的姑娘們一面陪著她流眼淚,一面又在商議怎樣狠狠懲治一下新郎家派來迎親的喜客。爬上房頂往他們頭上潑水,任憑他們討擾求情也不開門,最后由新娘家長出面調解,付出點喜或禮物才放他們進新娘家。
6.哭嫁習俗之湖北人
湖北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要經過一番“哭娘”,這是每個姑娘早已練就的基本功。臨出嫁前三到七天,連續幾個晚上新娘先在家門口“哭娘”,內容是“埋怨”父母生了個“死女”,表示自己不甘心嫁到夫家去。還要到親戚家門口去哭,感謝他們平時的教誨,要他們保重身體,不要忘了自己。每個親人都要給紅包以示安慰。
7.哭嫁習俗之等媒人和花轎到
等媒人和花轎一到,新娘就坐到大門口去“哭婚”,大聲罵抬轎人和媒人,挨罵者聽之任之,不能不悅。如果新娘哭累了,可由伴娘代哭。當天新娘還要哭別姐妹,最后母女對哭,真的動了感情母女抱頭痛哭,令人心酸。接著鞭炮齊鳴,新娘由兄弟背上轎子,還要繼續哭,罵新郎罵媒人哀嘆自己。故意東倒西歪,使轎子左右晃動,抬轎的人無論如何也不會發脾氣,抬起轎子,快步的離開新娘家。
關于什么是哭嫁 ,以上就是介紹什么是哭嫁 哭嫁習俗是怎樣的,我們要尊重這樣的習俗,同時也要看當地的習俗是不是還保留這樣的傳統。